Search

【淑婷分享--好好出口氣2】《好好出口氣》的作者有提醒,無論怎麼處理生氣,都會有未能得到好結果的可能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淑婷分享--好好出口氣2】《好好出口氣》的作者有提醒,無論怎麼處理生氣,都會有未能得到好結果的可能。這點很重要,很怕大家以為讀了書就能戰鬥力+1000,重要的是練習的意願與過程。
---
昨天中午,接了兒子回家後,我期待他能收拾背包、洗手腳,照早上的承諾小睡片刻後,出發去玩玩。結果失敗了😂😂😂

兒子回家後立刻把耳朵關起來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上述一件也不做,我其實本來覺得不睡也無妨,但這自己突然卡關了,覺得不行,你至少要試著做一點吧!看著時間從12:45慢慢拖到13:15,我開始生氣了,一邊餵嬰兒吃飯,一邊碎念我的不滿情緒,這幾件事情的狀況(很差勁的重建生氣現場),然後自剖當下情緒波動,告訴他,等一下我要離開現場先畫出界線,以免生氣傷害到他。(這時我還試著分離賭氣與畫界線是兩件事)

他沒說話,倒是玩得很開心,這讓我更不開心,覺得你也太不在乎我了吧!我的怒氣沒辦法平息還越來越熱烈了啊,立刻起身洗碗(順便用湯匙用力敲碗),回房間關上門(用力摔門),在房間躺了20分鐘後,走出門發現小孩已睡。

👉後來回想,我的行為已經是一種暴力,試圖以平常不會出現的舉動嚇小孩,而暴力不是因為我在生氣,而是我「意圖控制」小孩卻失敗。

不久我們開車外出,兒子在車上問,媽媽心情好嗎?我誠實告訴他不太好,但我希望趕快變好,他回答:「可是我心情很好!」不知道為什麼,我覺得蠻安慰的,告訴他:「那太好了!」有人開心總比每個人都生氣好啊!

到了公園,兒子和朋友起了衝突,兒子哭了,我問了前因後果,很無奈告訴他,這就是罵朋友的後果(嗶嗶!踩到紅線了!我忘了先處理兒子的情緒)(那我的情緒誰來處理?)

我們就僵持著,聽著小朋友在另一端公園嘻笑玩鬧,最後他終於接受我的建議,移到公園那頭和其他孩子玩,但我自己火勢未滅,說讓我再待一下,「換我在生氣。」三分鐘後,這件事結束了。

這天處理的生氣是我自己的,我發現比處理小孩的更難,因為沒有人引導我發泄與梳理情緒,我必須自己來......我不清楚自己到底走完生氣了沒,但這次處理的感覺蠻挫敗的。

特地寫下來是為了提醒自己,不是每次處理憤怒都會有好結果,但還是要盡量去面對這個情緒,先面對才有認識它的可能,不需要抗拒或害怕生氣這種情緒。

就把生氣當成諸多情緒中的一種而已。

--
我盡量不讓情緒影響小孩原本的生活計畫,成人說什麼就能改變什麼,其實蠻可怕的。我希望他做不到跟我不願意去做了,拉成兩件事看,他可以不做到他的承諾,但我還是可以做到,就站在比他多活了31年的立場,去給他一點彈性,示範給他一個「好的結果,」之前有人提醒過我,做每件事前都可以審視:

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處罰還是教育
②我希望帶給孩子什麼想法?
②如果我是孩子希望別人怎麼對我

如果來得及煞車想一想這三個問題,通常會改變我做事的方式,尤其是最後一個問題。

--
順便讓大家知道,媽媽真的每天都在為各種無論小事發脾氣😅


Tags:

About author
雖然一個在亞熱帶的台灣,另一個在寒冷的北國波蘭,但是新手媽媽淑婷和蔚昀在育兒路途上感到的徬徨無助和孤單,是一樣的。她們都曾經狂翻教養書/部落格,為了自己的孩子無法像書上/網路上的小天使一樣乖巧而崩潰,千百次自問:「我是不是遜媽咪?」但是,當她們開始對話,淑婷和蔚昀發現:「原來我們已經夠好了!」這份交換日記紀錄了兩個媽媽真實的育兒心得,以及自我的成長過程,希望可以帶給讀者安慰、鼓勵,激起更多對話,讓所有的爸媽都在育兒這條路上昂首闊步。
這是波蘭媽媽蔚昀和台北媽媽淑婷的交換日記,由一樣是新手媽媽的yoyo繪製
View all posts